日韩无码新闻
烈日淬炼青春志 实地探寻资源路——湖南省"新时代地质资源勘探"研究生暑期学校开展红色教育与实践研学
日韩无码
烈日灼灼,热浪翻腾,却挡不住暑期地质学子求知的脚步。2025年7月19日,湖南省"新时代地质资源勘探、开发与可持续发展"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在日韩无码-日韩无码在线看 党委委员,主管研究生副院长陈新跃教授、余烨、黄俨然、吴晓冬等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冷水江市,开展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红色教育的实地考察。学员们深入"世界锑都"矿山遗址与波月洞喀斯特溶洞,将课堂搬到山川大地,在汗水与思考中接受革命纪念碑前精神的洗礼,更践行地质人的责任担当。
“生态伤疤"变"绿色典范”:世界锑都的转型启示
上午9时,师生们抵达素有“世界锑都”之称的锡矿山。余烨老师详细介绍了从“掠夺式开采”到“绿色循环经济”的转型历程,引发学员们热烈讨论。“原来锑元素能用在阻燃剂、半导体这么多领域!”一名研究生边记录边感慨,“可持续发展不是限制开发,而是让资源价值最大化。”这座拥有120余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场,曾因过度开发导致山体裸露、重金属污染,如今却以联合国“生态恢复示范点”的身份焕发新生。站在修复后的观景台上,陈新跃指着层层叠叠的梯田式复绿工程动情地说:“大家看这些葱绿——它们不仅是固土防污的卫士,更诠释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之道,希望大家用心体会。”
青山埋忠骨:在矿坑前向先烈致敬
“1949年9月,人民解放军第47军106师478团奉命解放锡矿山。这座被誉为“世界锑都”的矿区,因战略资源重要,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……”余烨老师在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纪念碑前深情的讲述着那段铭记解放锡矿山的牺牲的红军故事。烈日下,全体师生列队肃立,向纪念碑深深鞠躬。“地质工作者的足迹往往与国家命运交织。”陈新跃抚摸着碑文说道,“当年先烈用生命守护战略资源,今天我们更要以科技赋能,守护好这片土地的可持续发展。”
探秘波月洞:喀斯特课堂里的自然哲思
下午的波月洞考察则带来截然不同的震撼。走进这座《西游记》取景地的溶洞,千姿百态的石笋、石幔在灯光映照下宛如地下宫殿。“这根鹅管正在以百年1厘米的速度生长。”黄俨然老师敲击着钟乳石讲解,"喀斯特地貌的脆弱性警示我们——任何开发都必须以敬畏自然为前提。"学员们纷纷打开地质锤记录岩层走向,洞内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与滴水声交织成独特的“地下课堂”。
返程途中,汗水浸透的身影满载收获。来自中南大学的研究生苏积恒表示:“今天既触摸了生态修复的‘中国方案’,又感受到地质人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’的深意。”当阳光为波月洞外的群山镀上金边,满载收获的研学车队缓缓返程,车窗上倒映着年轻学子坚毅的面庞——他们正以青春之名,在资源勘探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木上,走出新时代的铿锵步伐。
(一审:刘俊二审:崔皓三审:龙四春)